额,看了楼主一个人顶对付这么多人真辛苦。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不过这里提出一点点意见。纯属个人观点。
第一,中国人的初期战略思想应该是这样的,在战略核力量与太空技术这方面,保持国际竞争力,保持威慑力,。以防止局部,短期战争的发生。
第二,在常规武装力量方面,讲求短快,有现成技术引进就引进,没有就用相关技术改进,以保证最低的研究开发支出与最优化的技术研发。
基于初期战略思想受到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最后脱垮经济的经验教训。所以这是非常成功的战略思想,中国在国家贫穷之际,终于在难得的和平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进入国家复兴时期的今天,我们中国的战略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首先战略力量开始赶超俄罗斯,由原来的模仿,开始自主研究开发,现如今要超过美国几乎不可能,因为中国的基础工业薄弱,虽然有极个别的军工业领先于民用,但是批量规模无法提升。
第二,航空,航天技术,这一块非常突出,非常明显的告诉了我们中国未来的战略思想就是学习美国,以战养战,以军火贩卖来持续提供大量资金帮助中国的航天,航空技术自我发展。当然了,常规武器以及商务发射卫星,等等都表明了中国未来是与美国军火贩卖竞争的主要对手,其实,美国人在经济方面恨中国人,在这方面甚至比经济方面更恨和害怕中国人。
如果说中国以后会怎么样,告诉大家,会和现在的美国一样,靠全世界的战争保持自己的军事发展资金,进而进一步保持军事技术领先,从而在全世界驻军,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影响。
单从一个两个发动机,一种两种武器的更新,谈中国技术无法量产的原因,根本无稽之谈,我是做汽车行业的,我想请问你们,你们知道每年要开发不同品种的汽车多少种,开发汽车零部件多少种,而最终能达到量产的又有多少吗?现在军事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如果你要想全部量产,列装,那打个比方,好比你去手机市场买手机,告诉我,你一天要买几部手机才能保证自己拥有的是最新技术,最新版本的手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