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魏国的选择——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三)

分析得不错啊!有一定的道理。按当时的条件来说,魏国是很有机会先把秦国给灭了的。
如果当时的魏国战略上运用得当的话,如果再加上三代明君,那很可能最后统一的是魏国而不是秦国了。
只可能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回头的路走的!

TOP

我发现大家评论的主要方向是变法、战略方向,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人本身。须知当时信息交换不发达,信息交流也不完善(孔子14年才周游列国)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指导书籍(百家各有优劣,各有专攻,但是对于乱世中的领导者,需要掌握的能力不是一家能概括的),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根本没办法和现在的人们达到相同等级,但是趋利避害是生物的基本本能。所以在看不透现状的前提下,很多智商平均线左右的君王只能三人成虎,犹豫不决,(很多认识的朋友说他们在乱世中会做出不一样的事业,殊不知在没有足够信息来源的古代,谣言是很可怕的)个别败家的君王虽然家大业大,也丢掉国家,少数娇生惯养出来只知道享乐的就更悲剧了。战国中,智商高出平均线,能够不享受富贵,能够有独到见解和敏锐眼光,绝佳判断力的君主是很少的。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制度和长远目标就能够让国家至少不会衰落。这时候关键的天才就很重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对于地理,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人性有一定认识,能够吃苦耐劳,待人没有傲气,从环境中培养出决断能力,体质也不能太差,最好是会管理而不是会砍人,同时还要有交际能力,做君主不能到处得罪人,做将领不能和同僚关系太差,最后还要对经济发展有一定认识,战争就是比拼国力,财力,不会搞经济建设,到头来也只能在消耗战中输给敌国。所以,在战国时代,天才的出现简直是某种程度上的奇迹,而情商智商全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所以在看战国问题时,这些所谓的选择,也只能是我们这些后人的纸上谈兵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长和 金币 +18 精彩回复! 2011-6-26 16:56

TOP

魏国变法最早,但每次都不彻底,每次都是局部。

TOP

楚国也是过早进入中原,结果永无出头之日。

TOP

从战国看现在的世界,美国和英国的位置真是好,远居海外坐观他国争斗,只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就可遥控战事,再加上一些并不高明的挑拨和援助政策,一帮小国被忽悠的甘做炮灰,反之中国就……,难啊,除非真的研制出一款跨时代的武器,不然就只能在挨打中成长。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长和 金币 +2 回复认真,鼓励! 2011-8-19 15:04

TOP

秦国虽然在秦穆公时期独霸西戎,但是一直困守西疆,现代国家值班思考

TOP

历史问题啊,谁知道啊,我支持楼主.各有各的看法

TOP

在历史上魏韩是最没力量统一河山的.看看他们那位置就明白了.

TOP

标题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战国初期魏国在李悝的主持下率先变法,并逐步强大起来。要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的统治者们变法图强都逃不出一个定律,那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这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的石油。当然这也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可惜的是,魏文侯自以为强大以后就四面出击,没有采取像后来秦国那样深谋远虑的外交政策,结果惹怒齐国,马陵、桂陵之战就将魏国以往的变法成果打得报废大半。再者说就是楼主所说的地缘政治了,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确是获得最为肥沃的地区,不过还是很可惜,它在中原。我想大家都清楚中原的概念,在当时各国打来打去,不就是为了能够逐鹿中原吗!所以魏国一时的强大也难抵众国的虎视眈眈。还有一个导致魏国失败的原因就是它国内的反变法派。这些奴隶主大贵族们在变法中的利益遭到巨大损失,所以他们为了反对变法而无所不用其极。综上所述因素,魏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11:34